触摸屏之间实现交互信号(如数据共享、状态同步、指令互发)完全可行,核心是通过硬件通信链路和软件协议适配建立连接,具体方案需结合触摸屏的品牌(如威纶通、三菱、西门子、昆仑通态)、支持的通信接口(以太网、RS485、CAN)及应用场景(如单机版触摸屏互传、触摸屏与触摸屏 + PLC 联动)选择。以下是分场景的可行性分析、实现方案及关键注意事项:
一、核心前提:触摸屏交互的 “硬件基础” 与 “协议支持”
触摸屏间能否交互,首要满足两个条件:
常见触摸屏的通信能力(主流型号):
触摸屏品牌 | 支持接口 | 常用交互协议 | 主从站支持情况 |
---|---|---|---|
威纶通(MT8071iE) | 以太网、RS485 | Modbus-TCP、Modbus-RTU | 可设为主站(读 / 写从站)或从站(被主站访问) |
三菱(GT2710) | 以太网、RS422 | MC 协议、Modbus-TCP | 仅支持作为从站(需另一台触摸屏 / PLC 做主站) |
西门子(KP700) | 以太网、Profinet | S7 协议、Modbus-TCP | 可设为主站(访问其他西门子设备) |
昆仑通态(TPC1061Ti) | 以太网、RS485 | Modbus-TCP、Modbus-RTU | 主从站均可设置,支持自定义协议 |
二、分场景实现方案(从简单到复杂)
根据交互需求(单向数据传输 / 双向同步、有无 PLC 参与),分为 “无 PLC 中介” 和 “有 PLC 中介” 两类方案,前者适合直接交互,后者适合多设备联动。
场景 1:无 PLC 中介 —— 两台触摸屏直接交互(最直接)
无需额外硬件,两台触摸屏通过以太网或 RS485 直接连接,一台作为 “主站” 主动读取 / 写入另一台的 “内部寄存器”(如威纶通的 LW 寄存器、昆仑通态的 DS 寄存器),实现信号交互。以威纶通 MT8071iE(主站)+ 昆仑通态 TPC1061Ti(从站) 为例,用 Modbus-TCP 协议实现 “主站发送指令→从站接收并反馈状态”:
1. 硬件连接(以太网为例,最稳定)
2. 软件配置(从站先设,主站后连)
(1)从站(昆仑通态)配置:启用 Modbus-TCP 从站
(2)主站(威纶通)配置:添加 Modbus-TCP 主站连接
3. 交互逻辑实现(以 “主站控制从站启动,从站反馈状态” 为例)
优势与限制:
场景 2:有 PLC 中介 —— 触摸屏通过 PLC 间接交互(最稳定)
若两台触摸屏品牌不同、协议不兼容,或需实现 “多触摸屏 + 多设备” 联动(如 3 台触摸屏控制 1 条流水线),可通过PLC 作为 “数据中转站” 实现交互:触摸屏 1 将信号写入 PLC 寄存器,触摸屏 2 从 PLC 读取同一寄存器,反之亦然。以三菱 FX5U PLC + 威纶通 MT8071iE(屏 1) + 西门子 KP700(屏 2) 为例:
1. 硬件连接
2. 软件配置与逻辑
(1)PLC 寄存器分配(交互信号映射)
PLC 寄存器 | 功能描述 | 读写权限 |
---|---|---|
D100 | 屏 1 发送给屏 2 的 “目标温度” | 屏 1 写,屏 2 读 |
D101 | 屏 2 发送给屏 1 的 “实际温度” | 屏 2 写,屏 1 读 |
M10 | 屏 1 发送给屏 2 的 “启动指令” | 屏 1 写,屏 2 读 |
M11 | 屏 2 发送给屏 1 的 “故障报警” | 屏 2 写,屏 1 读 |
(2)触摸屏配置
优势与限制:
场景 3:特殊场景 —— 触摸屏通过 “专用网关” 交互(复杂网络)
若两台触摸屏处于不同网络(如车间 1 的屏 1 在 192.168.1.x 网段,车间 2 的屏 2 在 192.168.2.x 网段),或需通过互联网远程交互,需增加工业网关(如研华 EKI-1524、华为工业网关)实现 “跨网段 / 跨网络通信”:
实现逻辑:
适用场景: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(避免交互失败或信号错误)
四、总结:可行性与方案选择
交互需求 | 推荐方案 | 优势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两台触摸屏、近距离、同品牌 | 直接以太网 + 专属协议 | 响应快、配置简单 | 单机设备操作(如机床双屏控制) |
两台触摸屏、跨品牌、无 PLC | 直接以太网 / RS485+Modbus | 兼容性强、成本低 | 简单数据共享(如温度、压力同步) |
多触摸屏、跨品牌、多设备 | PLC 中介 + Modbus | 稳定、支持多设备 | 流水线、生产线多屏联动 |
跨网段、远程交互 | 工业网关 + VPN / 以太网 | 覆盖范围广、支持远程 | 跨厂区、海外设备监控 |
综上,触摸屏间交互信号完全可行,且方案灵活,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“直接连接”“PLC 中介” 或 “网关转发”。实际应用中,优先用以太网 + Modbus-TCP(稳定性和兼容性最佳),若现场无以太网条件,再用 RS485+Modbus-RTU(成本低、布线简单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