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西门子PLC服务商    

PLC、变频器、电机,触摸屏,低压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黄经理
  • 电话:18124228889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如何根据生产线数据量合理选择工业显示屏的硬件?
新闻中心
如何根据生产线数据量合理选择工业显示屏的硬件?
发布时间:2025-10-19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这个问题抓得很准,工业显示屏硬件选择的核心是 “数据量匹配”,需根据实时数据点数、刷新频率、显示复杂度三个关键指标,分小型、中型、大型生产线场景来针对性选型,具体方法如下。

1. 先明确核心选型指标:用数据量定义需求

在选硬件前,需先量化生产线的数据需求,避免盲目追求高性能或性能不足。

  • 实时数据点数:统计需同时显示的核心参数数量(如温度、转速、产量等),这是决定显示屏处理能力的基础。

    • 小型场景:≤50 个点(如单机设备的温度、压力、运行状态)。

    • 中型场景:50-200 个点(如 3-5 条联动生产线的各工位参数)。

    • 大型场景:>200 个点(如整车厂、化工厂的全车间数据监控)。

  • 数据刷新频率:确定核心数据的更新速度要求,直接影响 CPU 和内存性能选型。

    • 低速:1-5 秒 / 次(如环境温湿度、累计产量)。

    • 中速:0.5-1 秒 / 次(如输送带速度、设备电流)。

    • 高速:≤0.5 秒 / 次(如精密加工的位置坐标、高速分拣机计数)。

  • 显示复杂度:判断界面是否包含动态元素,影响显卡和屏幕分辨率需求。

    • 简单:仅数值、指示灯(如单机运行状态屏)。

    • 中等:含趋势图、分屏显示(如生产线分段监控屏)。

    • 复杂:多窗口联动、3D 动画(如全车间设备三维状态监控)。

2. 分场景匹配硬件参数:从核心部件到附加功能

根据上述指标,按生产线规模分场景确定硬件参数,重点关注 CPU、内存、分辨率、存储四大核心部件。

场景 1:小型生产线(≤50 点,低速刷新,简单显示)

  • 核心部件:满足基础数据处理即可,无需过高配置。

    • CPU:单核或双核工业级处理器(如 ARM Cortex-A9,主频≥1GHz)。

    • 内存:≥1GB DDR3,避免数据缓存不足导致卡顿。

    • 存储:≥8GB eMMC(用于安装 HMI 软件和存储少量历史数据)。

  • 屏幕参数:小尺寸、低分辨率足够使用,控制成本。

    • 尺寸:7-10.1 英寸(适合单机旁或小型控制柜安装)。

    • 分辨率:800×480 或 1024×600(清晰显示数值和简单图标即可)。

  • 附加功能:基础接口满足连接需求。

    • 接口:1 个以太网口(对接 PLC)、1-2 个 USB 口(导出少量数据)。

    • 触控:可选电阻触控(适应车间油污环境,成本低)。

场景 2:中型生产线(50-200 点,中速刷新,中等显示)

  • 核心部件:需提升处理能力,支持多数据并发和简单图表。

    • CPU:双核或四核工业级处理器(如 Intel Celeron J1900,主频≥2GHz)。

    • 内存:≥2GB DDR4,确保趋势图绘制和分屏显示不卡顿。

    • 存储:≥16GB eMMC 或 32GB SSD(存储更多历史数据和复杂 HMI 项目文件)。

  • 屏幕参数:尺寸和分辨率升级,适配多数据显示。

    • 尺寸:12-15.6 英寸(适合生产线中控台安装,方便多人查看)。

    • 分辨率:1366×768 或 1920×1080(满足分屏显示多区域数据的清晰度需求)。

  • 附加功能:增强接口和稳定性,支持联动。

    • 接口:2 个以太网口(分别对接 PLC 和 MES 系统)、2 个 USB 口、1 个 RS485 串口(备用连接)。

    • 防护:IP65 前面板防护(防尘防水,适应车间粉尘环境)。

场景 3:大型生产线(>200 点,高速刷新,复杂显示)

  • 核心部件:高性能配置,应对大数据量和复杂运算。

    • CPU:四核及以上工业级处理器(如 Intel Core i3/i5,主频≥3GHz),支持多线程处理并发数据。

    • 内存:≥4GB DDR4(甚至 8GB),确保 3D 动画、多窗口联动流畅运行。

    • 存储:≥64GB SSD(读写速度快,避免因存储延迟影响数据刷新)。

  • 屏幕参数:大尺寸、高分辨率,搭配专业显示技术。

    • 尺寸:17-27 英寸(或多屏拼接),满足全车间数据总览需求。

    • 分辨率:1920×1080 或 2560×1440,部分需 4K 分辨率(显示精细图表和 3D 模型)。

    • 显示技术:可选高亮度屏幕(≥500cd/㎡,适应车间强光环境)、广视角面板(方便多方向查看)。

  • 附加功能:全面接口和扩展能力,保障系统稳定。

    • 接口:4 个以上以太网口、多个 USB 3.0 口(高速导出数据)、HDMI 输出(支持多屏联动)、PCIe 扩展槽(可加网卡或采集卡)。

    • 稳定性:支持宽压供电(12-24V DC)、抗电磁干扰(符合 EN 55022 标准),避免生产线电机干扰导致死机。

3. 关键避坑点:避免选型偏差

  • 不盲目追求 “高性能”:小型生产线选大型屏的硬件,会增加成本且浪费性能;反之,大型生产线用低配置,会导致数据卡顿、显示延迟。

  • 优先选工业级而非商用屏:商用屏(如普通电脑显示器)无防尘防水、宽温适应能力,在车间环境中易故障,需确保显示屏符合工业标准(如 EN 61000 抗干扰标准)。

  • 预留 10%-20% 性能冗余:若未来可能增加数据点(如生产线扩容),选型时需预留少量性能,避免刚投入使用就达到硬件上限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124228889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